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路径是文旅产业化发展
2017年12月14日丨3412MM丨分类: 文化丨标签: 文化从产品到产业要经过两种发展变化:一是横向聚集,二是纵向延伸。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从文化旅游资源到文化旅游产业,既要有一大批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企业,也需要一大批与之配套和由其衍生的上下游企业。横向看是同类产业的不断聚集,纵向看是同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
政府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有两大核心任务,分别是制定政策和规范市场。制定政策包括区域发展的政策、产业发展的政策、市场监管的政策以及宣传推广的政策。
政府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有6个工作抓手,分别是抓旅游交通,实现从目标市场到目的地间的快捷通道;抓精准宣传,打通旅游产品和游客之间的信息通道;抓服务短板,消除游客旅游消费中的不满意;抓重点项目,确保投资政策和配套建设落地见效;抓典型扶持,对特色和品牌给予正向激励与保护;抓要素供给,解决土地、人才、信贷等方面的制约。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要把注意力放在核心吸引力构建、目的地公共服务、主体项目和企业培育、重点客源市场开发四个领域上,加强规划设计,确保科学发展。
在目的地主体吸引力构建方面,要紧紧围绕当地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把握差异化发展原则,研判当前及未来市场,综合确定规划目标和方向定位,推进核心产品体系建设,形成特色节庆、特色产品、特色街区城镇等与主体吸引力呼应的配套延伸。
在目的地公共服务方面,要落实主导机制和责任分工,建立游客和市民都可参与的满意度评价与反馈制度,保障公共资金投入和急需人才的引进,保障市场竞争秩序和旅游安全。
在重点客源市场开发方面,要加强精准营销和口碑传播,重视新媒体信息平台的维护和利用,深耕细作小众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福建省在规划与引导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过程中,发挥市场优势的同时,注意做好政府顶层设计,收到良好效果。如《福建省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六项主要任务,一是打造特色多元文化旅游产品。充分挖掘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色文化、畲族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的内涵。二是加快文化旅游精品建设。重点建设完善武夷山“双世遗”、福建土楼、厦门鼓浪屿、福州三坊七巷、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三是构建八大片区。四是推广四大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五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整合政府营销资源,将文化宣传、旅游形象宣传、经贸宣传等有机结合,形成海西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六是加强对台文化旅游交流。打响妈祖文化品牌,办好闽台民俗节庆,鼓励投资建设文化旅游项目。
在文化旅游产品横向集聚方面,近年来各地已经出现不少积极探索,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等地,以城市旧街区改造为契机,打造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效果显著。有的地方改造旧工厂、工地为文创区、艺术园区,有些地方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乡村文化休闲区,还有的地方出现了主题公园聚集区等,至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也已遍地开花,其中不乏有水准和内涵的项目。
在文化旅游产品的纵向延伸方面,除了传统的交通、旅行社、住宿、餐饮等支持系统,文化旅游投资方、建设方和经营管理方,如银行、保险公司、娱乐休闲公司、票务公司、个人服务提供商、零售商等都是直接受益者。另有一大批间接从文化旅游消费中获益的行业,如服装、出版印刷、文化设施设备制造、批发、旅行基础设施与设备、通信、培训公司和机构等。
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覆盖面广,对服务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大,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住宿业为例,当人们把不同风格与形式的住宿也作为一种有趣的旅游消费选择时,住宿就在其基本功能基础上,被赋予了文化含义。
人们对住宿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如欧洲度假旅游者,有32%选择住饭店、旅馆、汽车旅馆,21%选择住亲友家,17%选择租用别墅、木屋,16%选择野营、房车和活动房,5%选择民宿,1%选择船或游轮。而不同形式、风格、构造的住宿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旅游目的,甚至成为时尚,如各种主题酒店、民宿,以及冰屋、雪屋、树屋、洞居、帐篷,等等。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主题公园成为科技和文化在旅游领域的比武擂台,有的单个主题公园吸引的游客量甚至超过一个中等城市的旅游接待量。有的旅游演艺全年的观众数超过一个省全部专业团体演出的观众数。
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是一片蓝海,它不仅吸引旅游文创专门人才和各类高端人才的加入,也在催化各类新型、跨界人才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可以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天地广阔,潜力无穷。(张栋)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转自3412MM。
上一篇:推动文化繁荣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下一篇: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人民论坛
已有 0 条评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