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助飞国产大飞机
2017年12月26日丨3412MM丨分类: 科技丨标签: 科技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试飞,国人的“大飞机梦”逐渐变为现实。日前,由北京科技协作中心、中国商飞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协同创新、共创未来——走进大飞机北京研究中心”活动成功在京举行,记者走进中国商飞公司预先研究中心北京研究中心的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切身感受“大飞机梦”里的北京科技,感受十九大后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快进键”的节奏。
C919是我国首款具有国际主流水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飞机,人们亲昵地称它为“胖九”。下一步,如何让“胖九”更轻盈地蓝天翱翔,就需要一双更轻盈的翅膀。记者首先走进的是民用飞机结构与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这里,研发团队正攻关复合材料机翼研制。
据介绍,这间实验室承担了多个省部级以上项目,重点建设的复合材料机翼盒段大型疲劳与损伤容限试验平台,目前已实现了从元件级向部件级试验的跨越。
实验室加工间,一个大盒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按照与“胖九”机翼1:1的比例制造出来的一段机翼,但这段机翼是用复合材料制作的,更为轻盈。
据悉,复合材料从性能特点上来说具有高比强、高比刚、少维护、抗疲劳、耐腐蚀等优点。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么多优点,使用复合材料是国际上飞机研制一个趋势。复合材料机翼研制攻关项目是目前北京研究中心聚焦的重大项目之一,研究的目标是提高复合材料结构应用的技术成熟度。
大飞机设计复杂,如何实现复杂设计的预演和修改,在民用飞机设计数字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里,记者找到了答案。
一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五面十三通道全玻璃幕沉浸式虚拟仿真环境C-CAVE系统,更像一间神奇的“玻璃房子”。房子由五面背投玻璃幕组成。戴上专用的眼镜,走进玻璃房子,发现眼前、左右两侧、头顶、脚下全是大屏幕。它们由5台专业立体投影机驱动。为了保证成像质量、便于维护,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多层玻璃幕和最新的喷绘成像技术。
这座先进的“玻璃房子”可以使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在新型飞机论证、飞机设计评估、虚拟装配、虚拟维修等重要工作中。
比如,我们的“胖九”内部各种线路装配工艺的检查任务正在进行。通过投影,记者突然一猛子“扎”进了“胖九”驾驶舱地板下面的线路仓中,眼前顿时呈现了各类复杂线路。记者戴着专用眼镜在“玻璃房子”里面走动,系统安装的光学运动跟踪设备便实时捕捉记者的空间位置,于是眼前的画面便基于记者的视角改变而相应变化。
据悉,如此复杂的线路装配,相较于通过样板间来进行预演,有了这套设备,设计和修改都可以在虚拟仿真系统中轻松完成。
大飞机北京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商飞公司的民用飞机预先研究中心,也是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第一个独立的民用飞机产品与技术预先研究中心。“北研中心自成立以来,在民机技术发展、项目资源、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北研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许强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主力要出征、地方须支前’,充分发挥国家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主力军作用,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努力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身处北京未来科学城的大飞机北京研究中心,其各项成果的取得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推进“三城一区”发展的缩影。
一年来北京中关村科学城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进一步强化;怀柔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正式获批,综合极端条件大科学装置和5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开工建设,开局良好;未来科学城氢能协同创新平台成立,“打开院墙搞科研”的机制不断深化;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全面启动20个技术创新中心、5家研究院以及一批联合创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走出实验室,记者在大飞机北京研究中心的墙上看到一句话:“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这种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将推动国产大飞机研制,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新时代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转自3412MM。
已有 0 条评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