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动力变革”:新时代书写中国式创新奇迹
2017年12月31日丨3412MM丨分类: 科技丨标签: 科技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陈芳、胡喆)2017年的最后一周,“鲲龙”AG600水陆两栖大飞机一飞冲天,“大国之翼”再添新军;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17即将走过,新时代的中国式创新奇迹让人感受到越来越强的澎湃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取得显著成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6年的56.2%,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这是见证奇迹的时代,机制改革催生了创新成果,技术突破带来产业回报。“老树发新芽”,创新之花开遍神州大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飞机、中国药……一个个奇迹般的科技创新成果,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科技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步伐更加轻快,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东西部协同创新的节奏越来越强劲——这一年,中国创新的版图不断扩大。
这一年,努力解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时题”。我国建立了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牵头组织了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创新大国首提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批准组建国家研究中心……一系列引领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磅规划和方案密集出台,清晰定位科技创新供给的新坐标。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表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7再回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们发现: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从困境中奋起,有一种特殊的基因,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国式创新。“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这些我们长期想干却没有干的大事,让中国“赶上世界”的梦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成为进入前25名的唯一中等收入国家,成为全球多极化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随着中国在创新领域不断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变,创新大国必将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的惊喜。
3月7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召开,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傲霜,副市长隋振江出席。据介绍,《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2017—2020年)》已编制形成,明确2017年重点实施的215个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
记者从青岛市科技局获悉,日前,青岛市智能家居科技创新中心和青岛市石墨烯科技创新中心正式获批筹建。到2020年,突破共性关键技术50项,新增专利500项,转化科研成果200个,培育年产值过亿元企业3-5家,全市石墨烯产业规模达到300亿。
步,到2017年,科技创新动力、活力和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质量实现新跨越,开放创新、创新创业生态引领全国,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初具规模。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转自3412MM。
已有 0 条评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