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名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最新“学科竞赛评估榜”首位
2018年02月23日丨3412MM丨分类: 教育丨标签: 教育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最新公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在“2013一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榜单上,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一。
近年来,上海交大屡屡在国际国内各类科创活动和竞赛中摘得大奖,成为一些重大赛事的“常胜将军”。
由此,在科创人才培养上浮出水面的“上海交大现象”,也引来了高教界的瞩目。上海交大学子在科创活动中屡创佳绩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交出的一张堪称“炫酷”的人才培养成绩单:三次夺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冠军;五次问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学技术竞赛;从来自世界各地的85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世界总决赛大学组别冠军: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上,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以及国内清华、北大等海内名校激烈角逐,拿到该赛事史上第八枚金牌……刚刚过去的2017年,在国内外的多项大学生科创活动和大型赛事、竞赛中,上海交大学子都斩获了最高奖项。另据学校统计,2017年参加各类学科和科创赛事获奖的在校生突破2000人次。
据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最新公布的学科竞赛评估榜单,以“可公开获取的客观数据”和教育部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发布的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和竞赛影响力为主要依据,遴选了19项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竞赛项目。上海交大以满分的成绩,在这项评估中排名第一。
透过一座座象征荣誉的奖杯,业界人士看到的是隐藏在上海交大校园里的一片“科创沃土”———学校有覆盖各主要学科方向的科创工作室50个、科技类学生社团60个,还有不同规格层级的科技类竞赛100余项,覆盖学生总计4万人次。
在上海交大,科创工作室被很多师生称为“大学生课外科创的摇篮”。据介绍,校内50个科创工作室面向全校开放,以促进学科交叉与合作,并为学生提供固定场地、师资、设备、智力支撑。这里定期举行科创开放体验日、科创沙龙、科创讲座等活动,每年资助全校共计60项高水平科技竞赛。
“让学生随时随地从事科创活动”,在上海交大,这不是一句空话。近年来,学校构建了“前中后端”三层式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致力于将学校的科技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搭建广阔平台。
据上海交大团委宋续明介绍,校内的“前端土壤”主要由院系科创入门项目、学生科技类社团、院校两级学生科创工作室等组成,各院系通过打造面向新生的、门槛较低的科创入门项目,增强学生对科创的兴趣。以上海交大材料学院为例,在这里,本科生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可以陆续进入教授们的实验室,接触到教授们正在从事的各种纵向或横向课题。在实验室接触到的科学前沿以及行业企业遇到的“卡脖子”的难题,都会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加强专业学习。
在“广撒苗”的基础上,学校的“中端载体”则表现为一个个提升科创能力的平台,包括上海交大“钱学森杯”、国内外高水平竞赛以及创新试验计划、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等。
第十三届“挑战杯”特等奖获得者鲍曼是校学生科协成员,大一时就有了自己的“专属导师”,从暑假开始跟着老师做科研。大三时,在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赵玉民指导下,他接触到了核物理学,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年,鲍曼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权威杂志《物理评论C》(PhysicalReviewC)发表论文。
让对科创志同道合的拔尖人才汇聚在一起,学生科协在校园里名气不小。科协的选拔对象是在校注册的全日制本科高年级学生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要当科协主席或科协委员会成员,学术研究能力必须过硬。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生赵国成,是今年全国“挑战杯”特等奖获得者,也是现任校学生科协主席。他介绍,除了常规学术活动,学生科协还承担着竞赛校内选拔和科创活动评审、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并承接企业、学校科研项目,为校内学子提供企业实习机会。
2017年,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iGEM2017全球总决赛中,上海交大在全球44个国家337支高校队伍的竞逐中胜出。而上海交大参赛队的领队和指导教师,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院长贺林。他说,“在iGEM大赛的赛场上,我们看不到世界上有哪所一流大学是缺席的。这种高水平比赛本身就是理想的孵化器,可以锻炼和培养具备优秀意志品质和科学素养的全能型创新人才。”
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宋晓冰,多年来担任学校结构设计大赛指导团队负责人,他指导的学生已夺得十届全国大学生结构竞赛一等奖。备战全国大学生结构竞赛是怎样的场景?宋晓冰团队骨干、上海交大青年教师陈思佳告诉记者,“学生在实验室做模型和加载实验时常做到半夜,久久不肯散去。保安大叔要来关门了,想把学生‘赶’回宿舍休息,但最后常常是保安大叔陪着学生一起‘玩’。”
燃起学生对科创的热情,激发教师担任学生科学探索的领路人,在上海交大,经过“前端”和“中端”的有效孵化而产出一系列成果———包括论文、专利、技术授权产业化等,顺势形成了“后端输出”。
据悉,在制度设计上,学校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及其指导教师,将进行表彰和嘉奖,择优推荐其参加校长奖、教书育人奖、学生工作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的评选,以期发挥示范作用,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后端的产出和成果刺激前端的土壤,使之更加肥沃,由此形成科技创新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
对上海交大来说,“前中后端”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有效地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教授实验室、社会企业的科研工作相结合。学校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从“依托竞赛平台”转向“以项目为目标”,实现“累进创新”,让“挑战之路”走得更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转自3412MM。
上一篇:群众教育满意度实现“三连升
下一篇:教育局长“窗口”出题考考业务
已有 0 条评论
添加新评论